T空间首展开幕|
“她睡在梦境之后”
学生作品群展
2025年6月28日下午,“她睡在梦境之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北院T空间迎来了这场聚焦女性意识的学生作品群展的开幕。在信息流裹挟时代与梦境交织的主题之下,展览通过“梦、欲望、焦虑与身体错觉”四个维度,深刻探讨了女性艺术家如何以自身创作回应潜藏于潜意识中的压抑与社会结构的重塑。开幕现场气氛庄重而富有思想张力,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鞠高雅老师与美术史论系副教授姜彦文老师莅临现场,与观众共同见证了这场关于“意识与自我感”的艺术探索正式拉开帷幕。
展开剩余89%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
副主任鞠高雅老师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鞠高雅老师在《她睡在梦境之后》展览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此次展览是北院T空间迎来的第一个由学生自主策划的展览,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T空间目前仍处于建设和探索阶段,硬件和资源尚不完备,而在这样的条件下,由人文学院本科二年级的学生独立策划并完成此次展览,既体现了同学们的勇气,也展示了她们对艺术实践的热情与担当。鞠老师同时强调,《她睡在梦境之后》也是姜老师新开设的“策展实践”课程中的一次关键性实验。此次课程以真实空间为依托,将有志于投身策展的学生与T空间这一具有发展潜力的平台相结合,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构建出一次珍贵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她表示,希望参与此次展览的同学们在实际策展过程中,能够真正体验到策展工作的挑战与乐趣,在一次次尝试中积累经验,带着今天的收获不断前行,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美术史论系
副教授姜彦文老师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姜彦文老师也表达了对本次学生策展实践的高度肯定与由衷感动。他指出,此次展览之所以得以实现,离不开多个层面的支持与努力:一位具备开放视野的院长,一所始终作为坚实后盾的学院美术馆,一个随时响应、全力支持的指导教师团队,一个愿意尝试、不断生长的实验性空间,以及一群活力澎湃、敢于表达的学生们,共同构成了这次策展实践的土壤与力量源泉。姜老师动情地表示,青春的意义正在于“挥霍”——毫无保留地投入热情、尝试、创造和表达。而在此次展览中,正是学生们毫不吝啬地挥洒着她们的青春与热情,才让整个展览呈现出独特的生命力与感召力。这份投入与真诚,是本次展览最打动人心的部分,也让人对她们无畏而广阔的未来充满期待。
开幕式展览现场图片(向左滑动)
策展人寄语
做展览的初衷是我的睡眠障碍,想要睡觉,但是关灯以后无法入眠……为什么,我发现自己还在被白天的各种事情困扰。大脑在不断复盘,带给我焦虑、不安、想呕吐的心情……重复的次数多了,我到底是对什么不安宁?负面的新闻、别人的一个眼神、网络上的各种争执,每一件我要做的事……带着思考、我确定下了展览的题目——“她睡在梦境之后”,本来应该睡觉的时间,在梦境中依然存在的复杂的感情。
王雅洁 中央美术学院
《电梯》
布面油画
30X40cm
这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也就是灵感来源的部分,然后,在一次与朋友的深夜谈话中,又把它和女性主义联系起来。我们聊到了“妈妈岗”、身材焦虑、网络暴力和职场的性别歧视。那些白天没有机会细想的感受,在夜里变得无比清晰: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发现女性总是在社会生活中无知无觉的承受了太多的规训。为什么是“妈妈岗”而不是“爸爸岗”?这在本质上是不是育儿责任的转移?为什么“母婴室”不能被称作更中性的“育儿室”……明明有更加公正客观的名字?我的失眠并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它连接着更广泛的社会事件。
司晨 天津美术学院
《对峙》
综合材料
直径50cm水果优配
比如身材焦虑,什么是胖瘦?什么是足够健康的体重?谁来规定“美”的标准?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女性依然受困扰。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再比如之前提到的“妈妈岗”,这是好的吗?我们如何分辨、如何不被影响、坚定自己?社会上的各种声音,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怎么保持独立思考?在今日社交媒体、短视频内容、平台算法等等媒体的重重影响下,要怎么才能看的更清楚和长远……
在“妈妈岗”被誉为“女性友好”的今天,可以说是展览的背景。
(部分作品展示)
黄依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她》
纸本综合材料
19.5cmX27cm
王雅洁 中央美术学院
《作梦中梦》
布面油画、砂石、塑形基底
114cmX150cm
潘若霓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星星诞生的地方》
木板综合材料
38cmX75.8cm
冯丹帅 中国戏曲学院
《回忆》
纸本丙烯
26cmX38cm
《捕捉02》
纸本丙烯
38cmX26cm
董梦琳 独立艺术家
《掩面》
钢笔画
53cmX38cm
陈晓欣 广州美术学院
《刺破Puncture》
尺寸可变
风桃子 清华大学
《翻滚吧,女人!》“擦除”诗四则
尺寸可变
参展艺术家:
陈晓欣 董梦琳 李静雪 黄依婧 郭子萱 风桃子 王晓蕾 王雅洁 冯丹帅 冯桂荣 司晨 潘若霓 张羽歌
策展人:
张羽歌
主办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艺术与人文学院
党委学工部
总策划:
李旭飞 邢莉莉 史雅宁
展览策划:
鞠高雅 汪延斌于冰蓉
策展助理:
司晨
特别鸣谢:
小汤
学生空间仅对校内开放
来源|天津美术学院学生工作
排版|张耀月 于冰蓉
初审|马林榕
复审|汪延斌 于童
终审|李旭飞 史雅宁水果优配
发布于:北京市盈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