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如何?未来五年如何进一步促进外商在华投资?在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周海兵介绍海顺优配,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周海兵介绍,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十三五”期间的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对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是对中国外资政策的最佳肯定。
“与中国市场同行大道越走越宽,负面清单持续瘦身。”周海兵表示,中国在2021年、2024年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现行全国和自贸试验区清单已分别压缩至29条、27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去年以来海顺优配,中国还在医疗、增值电信等领域开展试点开放工作,一批外资企业已开始投资经营相关业务。
另外,中国多次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现行版本总条目已达1474条,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外资企业投资鼓励目录内的项目,可依法享受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
周海兵表示,中国充分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为外资企业创造规则透明、机会均等的政策环境。例如,我国正在推动的“两新”政策,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又如,中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修改专利法实施细则,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规定等,持续加大对涉外资企业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
“面向未来,中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是一以贯之的。”周海兵表示,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高标准落实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加强服务保障,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我们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更好实现互利共赢!”周海兵说。
南方+记者 赵晓娜海顺优配
盈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